• 05-26 2025
    admin
    我们知道在政策的导向下,与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有关的板块,目前估值是偏高的,进入了较长时间的整理阶段,是因为二级市场股价透支了企业未来的收益,进入了漫长的估值修复整理,这个时间应该超过半年以上,甚至更长。当估值掉下来的时候,机构才会二次关注。这时候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对应的产业可能也会有一定的收益支撑,这个时候也是筛选优质公司的最佳时机,也是成为中长期建仓关注的点。 对于估值过高的板块机构是不会再次推高的,很容易成为接盘侠。但是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又是非常火的赛道,那么他们相关的一个是应用端,一个是工具端。制造端是需要时间需要应用场景去积累的,更需要技术的进步去推动的。所以长得要更慢一些。工具端像是被市场嫌弃了一样,整体的估值都不太高。这里的工具端我们讲的是工业母机中的智能机床,因为人形机器人和低空产业需要很多的精密配件,只有高端先进的智能机床才可以制造出来,那么这时候投资机会就会显现。对于较低估值的数控机床龙头,已经有了一定应用场景的公司,将会迎来他们的估值修复,这可能也是造成机构密集调...
  • 05-24 2025
    admin
    大的逻辑从来是藏不住的,制度趋势也是摆在桌面上,政策导向,政府天天讲时时讲,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方向,但是变化的速度太慢,慢到可以忽略,慢到失去了耐心,因为身边即时反馈带来的诱惑太多了。 比如人口下降,数据是官方公布的,直接影响就是婴幼儿市场,母婴市场,再传导到教育市场。那么针对于市场需求萎缩的行业,我们不管是实业投资还是二级市场投资都应该回避。 再比如地产市场,各种观点非常多,国家希望地产市场平稳持有房产的希望房价逐步上涨,需要买房的希望房价跌的更多一点。但它整体的背景是,持有财富的是40 50 60 70甚至80后,他们的孩子有的成家立业,有的已经大学毕业,这5代人手里最少都有一套以上的房屋,当然我们指的是城镇。对于他们的孩子并没有买房的压力,因为大部分独孩儿家庭组成新的家庭,双方父母会有2~4套房等着孩子们去继承。除了改善性住房,他们几乎没有买房的需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到了瓶颈阶段,城市经济动力不足,进城的人口也已经枯竭。也就是没有新增的需求来驱动城市的地产,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各项开支。这也是明牌...
  • 05-21 2025
    admin
    最近比较热的谷子经济、宠物经济,甚至是借助618,对于研究年轻人的机构和投资者来说收益颇为丰厚。但是对于一些传统的或者上了年龄的投资者来说,确实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抓住相应的投资机会。 比如谷子经济和新卖的就是个情怀。对于生长在物资相对匮乏年代的,60 70还有80后来说,感触不是那么深,因为当时没有多余的零花钱去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我们的小时候也是丰富多彩的,比如集明信片,集烟盒,火柴盒,一些卡通人物,在尽量少花钱的基础上,也满足了我们的精神需求。这代人长大之后有钱了,如果情怀还在,也会花一定的资金去追求小时候不能达成的心愿。但是对于60,70 80后来说这样的人群应该是少数。 但是对于90后00后的人群来说,他们的父辈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相对来说他们的生存环境要好很多,物质充裕,零花钱也不少,所以对于二次元的之类的精神需求,文化现象就比较痴迷,也是弥补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家族观念淡化及社会实现价值较低的基础上,追求内心的富足。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大肆的花钱投入。 当这个人群足够大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
  • 05-19 2025
    admin
    东A估值偏低,属于行业内的共识,一些行业站在目前的盈利水平来看,估值也相对偏低。如果站在未来,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与应用场景,以及政策对科技的大力支持和扶持,那么目前几乎是所有的科技企业估值都偏低。但是又有哪些机构,或几位普通投资者可以坚持中长期持有这些企业? 市场上通过资金驱动的行情屡见不鲜,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消息面也平平淡淡,但是股价却连连封板,引得上市公司按规定发布股价异常波动公告,但是股价该涨还是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他们也觉得上涨的莫名其妙,甚至也想知道他们的股价为什么涨。 这就引得很多普通投资者疯狂的想得到消息买入,确实,一天一个涨停板对于所有的人都是极具诱惑力,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当上市公司都不知道自己的股价为什么上涨的时候,我们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凭什么知道?可能有人会说上市公司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对于短线纯资金推动的行情,大部分上市公司大概率真的不知道,因为股价的短线暴拉,对于上市公司没有任何好处。上市公司的高管们不可能因为这点蝇头小利,而去冒巨大的勾连风险。 但是对于市值管理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