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18/09/25
  • 06-15 2025
    admin
    6月13日,广州发布《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成为一线城市中首个“三限”(限购、限售、限价)全面松绑的城市。 但是这个方案更多是再次强调,很多已经松绑,实质意义可能不是很大。因为中央很早就让地方放开地产市场,地方担心一旦放开,大量人员流入,城市负担不了,所以一直地方就不放,当然这是多虑了。另外也有面子的问题。 关于房地产的未来,我们从精英内参节选了一部分: 房地产是特殊的存在,一是承载着家的港湾,二是沉淀了大量的财富,三是价值由服务体现,四是金融属性,也是家庭最重要的财富,占比或超过70%,五是价格由供需预期决定。 炎黄子孙对于家的执念,让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屋,不管大小,是一生的追求,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因为我们是农耕民族,定居、群居、家族传承与自治,延续了数万年。 制度安排下的城市化进程,房改是重要的实现手段,自1998年停止福利分房,以市场化和商品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改革,到管理层...
  • 06-13 2025
    admin
    先看一组数据: 初步统计,2025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2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63亿元,同比多减169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13亿元,同比少减80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27亿元,同比少增172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43亿元,同比多增166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9087亿元,同比少288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31万亿元,同比多3.8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504亿元,同比多444亿元。 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6.31万亿元,同比多3.81万亿元,增速主要来自于政府债券净融资。那么这些钱去哪里了呢?政府政早就说了,化债,基建,地产医疗。将近40%都去化债了,这意味着财政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市,或许已经得到了纾解,轻装上阵。化债正在进行中,政府的包袱正在下降,反正有省级、中央完全兜底,是完全。如果有接近的人士说一下,是不是这个情况,正在进行中。 当然这点钱很少,相对政府债务来说,大家光看数字上的,还有其它纾解的方...
  • 06-05 2025
    admin
    背景环境简述: 通缩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内需消费不足,使行业头部也一直在想办法创收回笼资金维持发展(卷死对手),一些地方政府降薪拖欠薪资也是几年前就出现的事,这是大背景,大家体感都不好,感觉没有机会,躺又躺不平,努力又没方向,外面又是战火不断,消极信息一堆,加上自媒体的各种解读,通过制造焦虑、传播恐惧扩大矛盾吸引流量,使得不少情绪很是低迷。 术道有方看到的: 因为所接触的环境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信息也有差别。上面这些信息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是普遍现象。在实际经济环境过程中,确实也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相对要乐观一点,关注术道有方观点的朋友,一直我们是偏向积极的,乐观的,当然我们也阐述了原因。 后台有很多留言,我们非常理解,讲的也都是事实,有些是社会发展存在的普遍现象,比如关系、人性造就的经济活动问题,这谁也避免不了,再或者是局部现象,只是暴露出来,不具备有代表性,所以我们没有将这些观点展示出来,也没有回复,不是没有关注,只是我们想在文章中更客观的解释给大家我们的观点,和我们看到的。 所以看本篇文章,我...
  • 05-11 2025
    admin
    截至2023年底,美国家庭净资产中股票占比 30.4%,养老金、保险占比超过40%,房地产占比约28.6%,金融资产总计占比超70%。 2019、2025年数据(数据比较陈旧,术道有方测算数据),中国家庭金融资产平均占比仅23%,以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为主,股票、基金合计仅占金融资产的15%左右。房产根据区域不同,占比在60%-80%,比如上海就占到80%,还有一部分约10%为股权资产。 美国家庭中,高净值家庭通过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投资方式分散风险,同时利用离岸账户、税务规划、信托来优化税负与规划资产,而中产家庭则主要依赖401 (k)、IRA等退休账户投资指数基金,房产仍是重要配置,但比例低于金融资产。低收入家庭房产占比较高,债务负担重,高息消费信贷多。 有一个数据,美国顶端0.1%的家庭(约13.3万户)持有全国13.8%的财富(现在占比会更高),其资产集中在股票(占财富近一半)和私人企业股权(约20%)。相比之下,底层50%家庭的财富中房地产占比更高,但整体份额仅为2.5%。这也是美国财富集中的写照。 需要注意的事,美国掌握大量财富的家族正在不断的增加私募...
  • 05-06 2025
    admin
    如果你能耐心看完,相信对中国经济不再悲观,并且会努力寻找机会。 我国经济总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开始向质量发展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管理层将方向押注在了科技创新,从绿色能源供给,到半导体芯片、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软件技术等的全方位支持和发展,造就了现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全新业态。 经济在总量发展阶段,由于市场的需求极大,只要能生产出来,就能卖得掉,使社会财富爆炸式增长。但是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以国家为竞争单位,科技竞争成了国家竞争的重点方向。 我们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上,是承上启下的,不会像西方国家新总统上台,先将前总统的很多政策推翻。这样就给我们判断制度红利、宏观政策方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支撑。 国家推动碳达峰、工业智造强国、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在应用端的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都将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澎湃的动力。 比如工信部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推动绿色制造标准全覆盖, 2025年将制定200项以上的碳达峰急需指标,约束企业碳效率提升,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还有再生资源利...
  • 04-24 2025
    admin
    我国到203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3.9亿人左右,其中慢性病(心血管问题、心脏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各种癌症、各类退行性病变等)人群超过90%以上,大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医疗问题。以目前我们国家医疗资源,难以承受如此庞大的医疗需求。 国家开放外资西医医院,一定程度可以缓解大城市医疗资源不足带来的冲突问题,但是对于庞大的医疗资源缺口,依然存在巨大问题。这就带来趋势性的投资机会。 医疗需求,基本可以分为重大疾病手术治疗需求,慢性病疗养康养需求,前者西医为主,后者中医为主。 持续扩张的医院医疗平台,值得关注。 中医相关的,值得关注。 康养疗养相关的,值得关注。...
  • 04-24 2025
    admin
    下图是我国最近30年以来出生、死亡数据: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计划生育制度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直到2021年才在法律层面全面废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3部行政法规。 但是我国人口从1996年就开始大幅下降,一方面是90年代初期计划生育执行严苛,二来96年开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到97年更是严峻,导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直到2002年不在下降,平均稳定在1600万的年出生人口并持续了十年之久,这个现象引起了高层的重视,才开始鼓励二胎,但成效不大。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就业压力、生活成本、教育医疗等问题,加上社会文化导向、价值观、女权主义等造成结婚人数骤降,生育率再次断崖式下跌,一直持续到今年。预计2024年出生人口约860万,较2023年再次下降约40万。 如果我们按平均每年出生人口1600万数据计算,从2018年到2024年,累计少生人口约3200万人,相当于少生一个重庆(重庆2023年常住人口3190万),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人口少生这么多,自然带来内需的萎缩,尤其是婴幼儿商品、食品、教...
  • 04-24 2025
    admin
    主权货币依附于国家独立主权与信用,货币价值由国家综合实力决定,货币供给与币值要保持相对稳定,是国家健康发展、运行的基础。 数字加密货币没有依附于国家独立主权与信用,更没有对标的国家或团体的经济实力,也无法“确定”供给数量,以及币值的稳定,所以数字加密货币无法替代国家主权货币。 主权货币对应的是信用、资产、国家综合实力。 数字加密货币对应的是主权货币价值,以主权货币定价,并进行交易,所以数字加密货币不能称为货币,仅是一种一定范围内相互承认的资产等价物。 因为数字加密货币没有依附于国家主权与信用,发行与币值不受政府控制,完全脱离政权,成为一种不受国家政治干预的资产存在。那么数字加密货币就可以成为保护、保存权贵财富的工具,形成肆意流通、不受监管的交易和工具,只要权贵通过资本共识,使其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并能随时变现,并形成购买力,那么它将一直存在,政府几乎无法有效监管。权贵大都参政、影响政策制定,为了财富不被政权掠夺与传承,维持数字加密货币是资本与政治达成的一种“共识”。 数字加密...
  • 04-24 2025
    admin
    这个领域实业投资机会相对不多,需要具备密集技术和庞大资金以及整合能力,普通人没有机会。可以选择股市,跟踪发现优质公司,和优质公司一起成长,一般来说,符合这样发展的公司,在股市会迎来3至5年的上涨(行业预期与科技发展阶段与之前不同,所以时间会变得更长),会带来十数倍甚至更高的收益。这可能是普通人分得人工智能发展红利的最直接的机会。 普通人在生意、创业、工作、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各种工具协助我们,间接地产生价值,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04-24 2025
    admin
    DeepSeek犹如一枚核弹,将传统经济结构炸开了一个口子,刺激着各方AI公司与大佬的神经,开始研发与应用竞速,DeepSeek的开源提供了学习研究的范本,加速了行业应用,已经在多个领域开始了革新的苗头,我们需要理解并接受这一变革,尽早地改变自己,并融入进行,捕捉可能的机会。 大模型很快会进化成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智能体。智能体简单来说,是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能力,他可以调用各种模型,自我学习进化,调用物理硬件进行协作(使用工具),然后完成人类设定的某些目标。最终智能体进化到最后,就是类人类个体,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与各类类人类意识。 比如照顾老人,机器人可以根据被照顾老人的情况,搭配营养食谱,然后网上下单,出门买菜,并做好餐食服务老人就餐,最后清洗碗筷,打扫卫生,根据自身与家庭安装的各类智能装备,监测老人活动和健康数据,机器人是全职保姆、超级专业的家庭医生、家庭财富管理专家、陪老人说话提供情绪价值的感情服务者、家庭安全员、与社会沟通协作的桥梁。这一天用不了多久就会来到,以现在的技术发展速度,在解决安全、隐私、法...
  • 04-18 2025
    admin
    引子: 1、看到一位之前觉得观点还有借鉴之处的经济分析人士,最近做出了崇尚西方经济文化的、我们认为错误的判断,还有一些经济领域的知名人士,也说出了类似的话,膝盖有点软。相信他们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2、以前看到一个视频:在下行的缆车索道上,一只松鼠使劲地向上爬,因为不爬,就会被索道上的压轮压死,很辛苦,但没有任何“成果”,因为方向错了,再努力也白搭。 看中国经济也是,看对了跟对了,就成为顺流行船的智者,但是如果看错了做错了,就成为逆流而上的“勇”者,最终成为牺牲者。 经济的循环,从农业到农业资本,工业到工业资本,资本再积累到一定程度,演化成专业的金融资本集团,是完整的体系,如果政府有一只强有力的手,对农业、工业、金融资本进行有效监管、管理,有序发展,则不会出现某一环节断裂,受制于外部,带来不可控的风险。我国自1949年以来,国家资本主义的制度安排决定了政府对于农业、工业、金融资本业有效的管理、有序的发展,即使完全与外部断开贸易,国内一样可以形成循环,只是会产生供需结构的重新调整,...
  • 04-16 2025
    admin
    知过去,明未来 术道有方研究精英俱乐部内容分享: 2025-2030机会(推荐1.5倍速) 内容包括: 1、制度设计下的机会 2、经济从总量到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 3、当前经济发展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4、2025-2030投资方向预判 5、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 点击收听:https://wloab.xetlk.com/s/3A8K0o 收听二维码:   限时: 术道有方-西安欧亚学院基金班第二课现场全程同步直播回放,总时长两个半小时。 点击链接进入观看:https://wloab.xetlk.com/sl/2sQm44 收听二维码:  ...
  • 04-13 2025
    admin
    1949年以后,国家在经济方面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1951年到1956年对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了专项改造,以及1953年苏援156个重点项目,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这些制度安排,第一次实现了国家资本的积累与建设。后来在人民公社主要延续的20年里,形成了重要的资产积累。 在这个特殊阶段,特殊的制度设计,特殊的国有企业的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并不能适应发展,从1978年政企分开,到1984年产权制度创新,再到2003年国资委成立与完善出资人制度,在国有资产部门化改制过程中,规模进一步增长,到目前总资产超过350万亿。 在这个过程中,有昙花一现的乡镇企业,也有借着改革的春风茁壮成长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有不少的外资,他们形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因为时代与制度变迁,乡镇企业陨落了。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在经济发展与GDP考核的动力之下,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地租又带来的庞大的资金用于城市和产业发展,形成了有点类似80年代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21世纪初贷款买水泥钢筋建材,就像捡钱一样的发展逻辑。 国有资本扛大梁。比如,...
  • 04-01 2025
    admin
    求知、好学、实践、寻找机会的圈子,项目运营、家庭财富管理、创业兼业,投资实操,都在这里。 欢迎加入。微信:lai8ju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