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俱乐部:人口带来的内需问题

发布于: 2025-04-24 23:11

下图是我国最近30年以来出生、死亡数据: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计划生育制度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直到2021年才在法律层面全面废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3部行政法规。

但是我国人口从1996年就开始大幅下降,一方面是90年代初期计划生育执行严苛,二来96年开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到97年更是严峻,导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直到2002年不在下降,平均稳定在1600万的年出生人口并持续了十年之久,这个现象引起了高层的重视,才开始鼓励二胎,但成效不大。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就业压力、生活成本、教育医疗等问题,加上社会文化导向、价值观、女权主义等造成结婚人数骤降,生育率再次断崖式下跌,一直持续到今年。预计2024年出生人口约860万,较2023年再次下降约40万。

如果我们按平均每年出生人口1600万数据计算,从2018年到2024年,累计少生人口约3200万人,相当于少生一个重庆(重庆2023年常住人口3190万),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人口少生这么多,自然带来内需的萎缩,尤其是婴幼儿商品、食品、教育、医疗,再到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生源不足,影响是巨大的。曾经一号难求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将面临巨大的生存问题。

依据测算,每少生1000万人,母婴用品消费损失约300亿元(包含奶粉、尿裤、鞋帽、各类营养品等),医疗消费损失约100亿元,玩具消费损失约50亿元,教育娱乐消费损失约30亿元,教育消费损失约300亿元,潜在住房消费损失约10万亿元,汽车消费损失约2000亿元,这根本是无法计算的,如果按出生3200万人计算消费损失,算上产业关联与消费乘数,预计数据超过60万亿元以上(数据来自多份分析报告数据统计的中位数)。

人口下行是制度、经济、文化、价值观综合造成的,趋势将很难逆转。这可能是导致我们消费持续萎缩、内需不足的核心原因之一,还会下降。

因为出生人口下降,受影响的产业包括:婴幼儿相关的所有商品与服务,学前教育、小学、中学以及印刷与教辅资料,辅助生殖、妇产医院、儿童医院等,延展下去,将带来很多必需消费品的需求下降。

因为死亡人口增加,一些刚性需求也在下降。所以未来,因为人口的变化,消费结构将产生较大的变化,投资需要非常谨慎。

刚需人群逐步增加的老龄市场,康养医疗、中医服务、健康饮食、老年服务产品将具备极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