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后,国家在经济方面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1951年到1956年对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了专项改造,以及1953年苏援156个重点项目,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这些制度安排,第一次实现了国家资本的积累与建设。后来在人民公社主要延续的20年里,形成了重要的资产积累。 在这个特殊阶段,特殊的制度设计,特殊的国有企业的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并不能适应发展,从1978年政企分开,到1984年产权制度创新,再到2003年国资委成立与完善出资人制度,在国有资产部门化改制过程中,规模进一步增长,到目前总资产超过350万亿。 在这个过程中,有昙花一现的乡镇企业,也有借着改革的春风茁壮成长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有不少的外资,他们形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因为时代与制度变迁,乡镇企业陨落了。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在经济发展与GDP考核的动力之下,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地租又带来的庞大的资金用于城市和产业发展,形成了有点类似80年代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21世纪初贷款买水泥钢筋建材,就像捡钱一样的发展逻辑。 国有资本扛大梁。比如,...
半导体属于技术、资本双密行业,而且随着发展积累,排他性更强。迭代性技术出现,也需要较长的过渡时间,以降低成本。自去年924以来,半导体也是最先领涨板块,但是在这个庞大的板块里,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轮着上涨的。现在半导体领域,还有一些细分赛道的公司,业绩不错,前景不错,但924红了一下之后,基本属于趴窝。趴窝的原因多种多样,要么因为本身细分赛道容量有限,要么当前估值相对来说,也不便宜。要么就是高位跌下来,整理时间不够。现在年报快来了,这些低位趴窝的公司,或许会表现表现。半导体产业链很长,每个细分赛道都不大,所以想找出优质公司并不容易。所以就会造成资金对一些细分赛道的公司关注不足,对其新投产的方向,不明确收益或种种原因,处于观望状态。但是这并不能埋没这些公司有产业利润的支持,以及讲故事的背景。我们知道此次贸易冲突,中美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基本脱钩,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打击巨大。美国一直以科技霸权霸凌我国,我国自2005年最大专项以来,半导体领域也成绩斐然。虽然现在技术还赶不上,但是我国人才多钱多,市场大,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