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截取自术道有方优质央企报告。二级市场经过整理,目前进入到24元区间,股息率约5%,具备关注价值,故又拉出来分享研究。总结在文章尾部。 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陆地油田开采超过1亿吨,为了开采海上石油,1982年在石油工业部下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因为炼油技术跟不上,国务院在1983年又成立了中国石化总公司,主要负责炼油。为了协调发展与能源安全,1988年将石油工业部取消,将原班人马重组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形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三分格局,而且中国石化有了油田,中国石油有了炼油厂。在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对我国石油石化进行改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同年 7 月 27 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正式成立。至此,我国能源格局形成,北方中国石油、南方中国石化,海上全归中国海油。 我国海上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根据全国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2016),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别约占中国石油及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的34%和52%,海洋是...
大量的平台企业,超市,加大了对出口企业的支持,但是这些产品最终是要到消费市场上消费的。现在国内的消费本身疲弱,消费能力不足,或是不敢消费,增加收入有个过程,如果想要促消费,那就是比例更高的消费券或满减券发放。相信政策在路上吧。 在国内,本身就是出口商品高于国内商品品质的说法,因为要符合欧美的产品标准,大到工业品,小到日常消费,或许相当部分面临质量的不同,甚至一家企业两种品控。 国人的自信建立需要时间,也需要我们的企业一视同仁,做好产品,做精品。在未来,只有优质的产品、符合其质量的相对优惠的价格,在普通消费市场将会如鱼得水。 就现在这个认知层次,出口的产口比内销的产品要好,进口的部分产品,比国产的好,这样的认知会导致出口转内销出现对内销企业的挤压,甚至经营困难。 如果再叠加消费券、满减券,内销产品毫无竞争力。 消费总量变化不大,出口转内销,挤压内销生产企业,是可能出现的现象。所以不宜太过于乐观,我们看到二级市场上涨的多为平台销售企业,但是能产生多大的利润增长?可能不大,所以关注可能是短期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