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29 2025
    admin
    今天文章的内容来自于“华熙生物炮轰券商研报风波”一事,因为隐含的信息比较多,有必要和大家进行分享。 大家看到,文章标题中涉及到机构(各类大资金投资主体)、企业估值(企业估值怎么定价)、“委屈的”券商、还有跟着吃瓜的中小观众。是因为案例有特殊性,涉及到各方的生存逻辑。 首先我们看故事的主角华熙生物的基本情况。在医美领域,有三家公司曾经表现亮眼:爱美客、华熙生物、贝泰妮。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市场火热时上市,并很快市值达到顶峰,几乎在2021年的同一时间,开始了整理之路。然后开始了漫长的整理,一直到现在,还在整理,看到不止跌的迹象。 华熙生物2024年财务数据表现不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同比下滑11.61%;归母净利润仅1.74亿,同比暴跌70.59%;扣非净利润锐减78.13%至1.07亿。与2022年巅峰时期(净利润9.71亿)相比,2024年净利润不足当年的五分之一。2024年第四季度出现单季度亏损,亏损额达1.84亿,这是公司历史上罕见的季度亏损。从单季度趋势看,2023年下半年净利润已开始下滑(Q3:8979万,...
  • 05-29 2025
    admin
    我们知道自去年9月24以来,市场上半导体,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通信芯片等都涨了一轮,处于估值较高的位置。现在再去关注这几个大的方向确实估值偏高,当然里面有一小部分头部未来还有极好的成长空间。但是我们可以去选择估值较低的板块,继续关注。 昨天的文章我们讲了关注工业母机的大的逻辑,是因为我们现在经济向科技转型的重要阶段,国家也鼓励各个行业进行智能升级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制造工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国在机床领域的技术积累要比日本德国等国家的技术落后,只能做一些相对技术含量不高的粗加工。对于精细化的加工,我们的机床确实还距离较大的差距。 在全球割裂的背景之下,国产全替代是大的趋势和方向。国内的工业母机企业也在不断的重视研发,在某些领域,已经可以媲美国际上领先的企业。 尤其是在于3C、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对于加工技术和精度有极高要求的的制造领域更是这样。 这就相当于发现了一个金矿,大量的淘金者涌入金矿,掌握资源的有技术积累的核心淘金者实现了财富价值,另外给淘金者卖铲子做服务,做配套的企业也赚得盆满钵...
  • 05-26 2025
    admin
    我们知道在政策的导向下,与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有关的板块,目前估值是偏高的,进入了较长时间的整理阶段,是因为二级市场股价透支了企业未来的收益,进入了漫长的估值修复整理,这个时间应该超过半年以上,甚至更长。当估值掉下来的时候,机构才会二次关注。这时候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对应的产业可能也会有一定的收益支撑,这个时候也是筛选优质公司的最佳时机,也是成为中长期建仓关注的点。 对于估值过高的板块机构是不会再次推高的,很容易成为接盘侠。但是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又是非常火的赛道,那么他们相关的一个是应用端,一个是工具端。制造端是需要时间需要应用场景去积累的,更需要技术的进步去推动的。所以长得要更慢一些。工具端像是被市场嫌弃了一样,整体的估值都不太高。这里的工具端我们讲的是工业母机中的智能机床,因为人形机器人和低空产业需要很多的精密配件,只有高端先进的智能机床才可以制造出来,那么这时候投资机会就会显现。对于较低估值的数控机床龙头,已经有了一定应用场景的公司,将会迎来他们的估值修复,这可能也是造成机构密集调...
  • 05-26 2025
    admin
    某国内知名汽车厂董事长坦言国内汽车产业里的“恒大”已经出现了,只是还没有“爆”,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另外也给大家说说怎样发现这样的公司。也适用其它行业。 “恒大”问题网上信息很多,核心是债务扩张过程中,正好是中国城市化高速扩张的年份,虽然有较高的资产负载率,但是房价上涨带来的现金流可以支撑债务继续扩张,加上体量大,开支巨大,开支超过利润,一旦城市化进程进入后期,供大于求,叠加40、50、60、70后完成了原始积累,成都为多套房主,而他们的孩子也都有房,加上计划生育,2017年人口断崖式下降,还有个重磅因素,逆全球化与国美财富分配不均,多重因素导致房价开始长期修复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漫长的,典型表现是大部分地方房产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优质住宅也会形成漫长的震荡周期,这个时间可能十年,甚至更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房价下降,资金链断裂,恒大雪上加霜,最终暴雷。比如现在的万科,就让深铁进退两难,这背后的故事不是我们可以去评述与解读的。 这样我们看暴雷的企业特征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