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8 2025
    admin
    大洋彼岸的“黑砖”飞来了,抱怨不会让砖头偏离,怎样躲,并在这样的危局之下探索出一条路来,就显得更为重要。关于方向:开弓没有回头箭,贸易战一旦开打,结束不太容易,这不光是面子问题,更是国家间的竞争问题,可谓你死我活。 所以我们的出口企业压力变大,进口企业成本增加,寻求其它进口与国产替代,最终形成中美实质性进一步脱钩。 贸易战下,没有赢家,百姓都会很受伤。美国百姓买到更贵的商品,中国百姓面临薪水下降和失业风险,对消费更是形成打击。 美国制造业崛起比较难,最终还要依靠全球产业链。我国也继续是产业链大国,失去全球订单,日子也不好过。所以贸易战必然是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没啥新东西。 当下,内循环驱动不起来,将面临巨大的问题,一旦内循环转起来了,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内循环的驱动,需要政府买单,40%-45%也没啥不可以的。关于收入提高,要看具体的政策,工资上难,因为承载就业的大多是民企,而民企正在水深火热中。 这就是现实情况。所以作为个人、民营企业主,是需要好好规划了。 关于救市: 很多人说管理层不作为,...
  • 04-07 2025
    admin
    贸易战会刺激政府买单比例迅速上升与落实,用以驱动经济循环,新经济投资从政府工作报告测算是12万亿,大概率会提高,且执行效率变高。投向是5G与数据中心、半导体与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新能源装机、新型储能、节能与循环经济、设备更新、消费基础设施、交通与水利等,来稳经济发展转型的根基。 我国对外还是刚美拉其他,保证出口与吸引投资,对内是加大政府投资,测算数据超过16万亿,很多投资短期很难见效,变成长期资产或者坏账,但是这些资金实实在在的保障了供应链的运行、就业和消费,一定程度缓解了外部变化带来的冲击。 在这背后酝酿的是巨大的机会,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大都准备好了锅碗瓢盆。这一轮投资不亚于城市化扩张带来的经济发展和影响,差别是前一轮由地方政府作为主要驱动方,债务无限扩张,这一轮是以中央政府作为主要驱方,共同举债驱动经济发展和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需要紧扣政策进行工作和投资,这样的投资体量之下,也保障了A股市场的资金支持,忽略短线波动,趋势是明朗的。【术道有方研究】...
  • 04-06 2025
    admin
    乱世多变数,有人因此破产,有人因此暴富,这样的故事周而复始。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第二大经济体不计后果的打压遏制,会造就经济乱世。 美、欧、东南亚,不可能成为永远的朋友,也不会成为敌人,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博弈,寻求妥协。强者征服弱者,最终以弱者的妥协而告一段落。这也不是我们百姓操心的事,瞎操心没用。 任何地方、任何政治组织,都会排外。一旦发生危机,首先针对外来人口,所以移民谨慎。 中国发展逻辑独一无二,庞大的巨人可以相对步调统一,调动全国资源进行发展与抗衡,关键大大部分国人是支持国家和政府的,因为大家深知,没有国家安定,就没有小家幸福。 加关税,确实对我们出口企业影响较大,进口成本也在增加,但是事务总是双面的,在影响进出口企业的同时,却保护和发展了本土企业,形成国产替代,促进内循环,但也降低了国际间的贸易、技术沟通与交流,不利于长远发展。 针对经济低迷问题,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有明确指出,政策驱动+产业升级+内需扩容,整体测算投资超过12万亿,这还是在没有加关税之前,在关税之后,金额应该会增加...
  • 04-02 2025
    admin
    MACD论坛备用域名:bbs.shudaoyoufang.com  欢迎收藏访问。 能看明白这篇文章逻辑的,在这场资本盛宴里必然会分得一杯羹。 不要只关注股票今天有没有涨停,你持有的公司股价从100元涨到150元,这些在这场资本盛宴面前,不值一提,原因是命中注定的,因为这是个成本与风险转嫁的市场。 我们的经济形式从发展经济总量,转向发展经济质量,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发展经济总量而上市的部分公司,将逐步失去增长潜力,垂死挣扎,形成大量的僵尸上市公司,也就是所谓的很便宜的壳资源。 地方经济大部分捉襟见肘,地方主官一要短期的钱,来纾解困局,二要长期的钱,来发展经济进行转型,大家不要对地方主官有成见,努力发展经济的管理层还是很多的,但是也有各种的顾虑、以及资源储备等,或导致放不开手脚。但是他们确实在想办法。 这时机会就来了。简单梳理如下: 1、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或是文化产业,或者是矿产资源,不会是啥都没有。这些资源在有些人手里就是一堆不能变现的资产,但是在有些人手里,那就是可以产生利润的优质资产,只是看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