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13 2025
    admin
    先看一组数据: 初步统计,2025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2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63亿元,同比多减169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13亿元,同比少减80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27亿元,同比少增172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43亿元,同比多增166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9087亿元,同比少288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31万亿元,同比多3.8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504亿元,同比多444亿元。 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6.31万亿元,同比多3.81万亿元,增速主要来自于政府债券净融资。那么这些钱去哪里了呢?政府政早就说了,化债,基建,地产医疗。将近40%都去化债了,这意味着财政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市,或许已经得到了纾解,轻装上阵。化债正在进行中,政府的包袱正在下降,反正有省级、中央完全兜底,是完全。如果有接近的人士说一下,是不是这个情况,正在进行中。 当然这点钱很少,相对政府债务来说,大家光看数字上的,还有其它纾解的方...
  • 06-05 2025
    admin
    背景环境简述: 通缩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内需消费不足,使行业头部也一直在想办法创收回笼资金维持发展(卷死对手),一些地方政府降薪拖欠薪资也是几年前就出现的事,这是大背景,大家体感都不好,感觉没有机会,躺又躺不平,努力又没方向,外面又是战火不断,消极信息一堆,加上自媒体的各种解读,通过制造焦虑、传播恐惧扩大矛盾吸引流量,使得不少情绪很是低迷。 术道有方看到的: 因为所接触的环境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信息也有差别。上面这些信息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是普遍现象。在实际经济环境过程中,确实也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相对要乐观一点,关注术道有方观点的朋友,一直我们是偏向积极的,乐观的,当然我们也阐述了原因。 后台有很多留言,我们非常理解,讲的也都是事实,有些是社会发展存在的普遍现象,比如关系、人性造就的经济活动问题,这谁也避免不了,再或者是局部现象,只是暴露出来,不具备有代表性,所以我们没有将这些观点展示出来,也没有回复,不是没有关注,只是我们想在文章中更客观的解释给大家我们的观点,和我们看到的。 所以看本篇文章,我...
  • 05-12 2025
    admin
    媒体上对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甚至谈到是中美经贸关系从对抗向竞合转变的里程碑,术道有方研究觉得言过其实。 本次的谈判结果是中美充分博弈的结果,一方面是中国并不惧怕美国的关税制裁,反而强硬的对等增加税,加到一定阶段直接不予理睬。对于美国来说,需要大量的中国日用品,以及稀土资源满足军工等高端制造,而且在加关税的期间,中国从其他国家进行了进口替代。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我国一直在寻求进口替代。 美国的政治治理是混乱的,没有体系的,通过美国霸权来收割全球。比如通过合法化泰达币,进行全球资本的收割,并转嫁国债风险,比如截止到2025年,泰达公司持有美债的规模超过1200亿美元,通过全球资金兑换泰达币购买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沉淀了大量的资金。 二来极大可能是和巴印战争有关。在巴印战争期间,巴基斯坦用我国出口的相对国内技术并不先进军工设备,几乎是碾压式秒杀了所谓的西方先进战机和设备,这对西方的震撼和打击是非常大的,需要重新评估中国现有的军事能力。更为一些国家想在中国周边挑起热战,敲响了警...
  • 05-06 2025
    admin
    如果你能耐心看完,相信对中国经济不再悲观,并且会努力寻找机会。 我国经济总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开始向质量发展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管理层将方向押注在了科技创新,从绿色能源供给,到半导体芯片、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软件技术等的全方位支持和发展,造就了现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全新业态。 经济在总量发展阶段,由于市场的需求极大,只要能生产出来,就能卖得掉,使社会财富爆炸式增长。但是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以国家为竞争单位,科技竞争成了国家竞争的重点方向。 我们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上,是承上启下的,不会像西方国家新总统上台,先将前总统的很多政策推翻。这样就给我们判断制度红利、宏观政策方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支撑。 国家推动碳达峰、工业智造强国、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在应用端的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都将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澎湃的动力。 比如工信部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推动绿色制造标准全覆盖, 2025年将制定200项以上的碳达峰急需指标,约束企业碳效率提升,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还有再生资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