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道有方在去年10月26日发了一篇关于黄金的文章:我们真的需要手上储备那么多黄金吗?黄金,高处不胜寒。现在看,逻辑有漏洞,忽略了美元资产实际贬值问题。 去年10月26日,黄金达到每盎司2760美元,从累计涨幅,国际环境综合分析,黄金可能接近高点,需要谨慎,而且黄金涨价,是政府购买与资本在推动,并不是普通人买上去的。 在上一篇文章中,对于普通人,没有必要去买多少黄金,而且要买黄金,也是金砖,而不是首饰。另外这一行水太深,好买相对难卖,还有造假。这个观点是不变的,对于财富非常非常多,拿出一定的资金配置黄金资产,是必要的,以备不时之需,也能分散风险。 黄金,我们依然认为是政治与资本的工具。虽然说黄金储量是有限的,是有大家可以公允和认可的价值,但是从历史来看,其波动极大。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家的货币基于国家信用,说的不好听,我买不买黄金,和我的货币没有关系。货币锚的是国家信用,以及国家的综合经济总量与实力,与买了多少黄金没关系。要不然美国需要买多少黄金啊。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很多钱,需要一定的黄金储...
MACD论坛备用域名启用:bbs.shudaoyoufang.com 欢迎收藏访问。 周末,财爸5000亿给四大行融资,还是溢价,成了市场上的热点。消费贷出来了一些时间,术道有方研究没有进行评价,借这个机会也简单评述。 首先,不用过度解读。四大行溢价融资,这钱是用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保守估计,5000个的资金,理论上如果按8倍乘数,会有4万亿资金出来,如果保守一点,约有3万亿信贷资金释放,投向也很明确: 科技创新、绿色产业约 1.2 万亿元;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约 1 万亿元;基建、民生项目约 1.3 万亿元。 所以说不用过度解读,因为经济驱动,政府必须是最大的买单方,而资金不是发债就是银行信贷,这是正常的。至于溢价发行,是考量总金额,顺带短线也能拉一拉大盘。另外加上超长期国债,20年、30年,甚至会不会出50年的,只要国家越来越强大,这个游戏就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钱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所以这几年想办法和最有钱的“人”混,攀着关系和他们混。 我们继续说消费贷,然后最后总结背后的运行逻辑。 消费贷的解读很多,有说让人们去置换高息贷款...
一旦美全面无差别关税并进一步提高,将导致全球贸易量下降、推高物价,会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构,各国都在尝试重要物资的自给自足,并抢夺资源与全球资本。我国近三年出口数据: 2022年出口总额23.97万亿元(约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3.92万亿元,占比58.6%;新能源 “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增长29.9%。2023 年出口总额25.45万亿元(约3.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1%。机电产品占比提升至59.4%,船舶出口增长60.1%,光伏产品连续 4 年出口超 2000 亿元。2024年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达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机电产品占比59.4%,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分别增长18.7%和18.1%,绿色技术产品(如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 我国海外重点行业、规模和隐性出口数据: 我国在海外重点布局了汽车产业、产子产业,比如2023年中国车企在墨西哥、泰国等地建成12个生产基地,年产能超100万辆。例如,哪吒汽车在东南亚投产3个工厂,2024年计划出口50万辆。华为在墨西...
今天最重要的消息应该是这条了,对于有耐心的普通投资者是利好: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提到,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股份。 要搞清楚影响,首先要知道来龙去脉。今天我们用通俗的语言简单梳理一下。战略配售是首次公开发行(IPO)中的一种特殊发行机制,指发行人(拟上市公司)在股票公开发行前,向特定投资者优先配售一定比例的股份。这些投资者被称为“战略投资者”,通常与发行人业务存在各种协同关系,或具备长期持股意愿,其认购的股份需遵守严格的限售期(锁定期),一般从上市之日起锁定6个月至3年不等。 重点来了:1、战略配售比例,主板不超过30%,科创、创业不超过50%。2、参与配售的有相关产业资本、公募保险等各种机构、保荐机构子公司等。3、锁定期:主板:产业资本、公募保险等各种机构,锁定12个月;保荐机构子公司:24个月。科创与创业:产业资本、公募保险等各种机构,锁定12个月;保荐机构子公司:36个月。北交所:全部6个月。4、战略配售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