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的信息,都有其“价值”与“使命”,努力读懂有助于作出合理的预判

发布于: 2025-04-27 22:29

市场上的任何一条信息,发布有所来源,发布者都有其发布时的作用和目的,就是哪怕发发牢骚的信息,也是为了纾解自己的情绪,有人看到会产生共鸣,有人看到会不屑一顾,这条信息在发挥着自己的“”威力。

越是重要的信息,背后目的性更强。

比如术道有方坚持发布原创,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理念,也是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好的参与到经济建设、投资与工作中,结识各跑精英大神。

所以我们看信息时,要看到背后传递信息的价值与目的,也就是信息的使命。

站在国家层面,发布一些会议观点、也是在透露政策方向,由于我们国家的特殊治理结构,政策前后继承性非常强,一旦推出,都会持续较长时间。

如果是各大媒体、自媒体发布的信息,我们需要判断甄别信息的价值。

比如饼币,大家是不是经常看到价格涨跌信息,又是多少人爆仓,这类信息出来,无非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心理安慰剂,看这又是十几万人爆仓,我们虽然跌了一点,钱还在,所以烧高香吧,通过对比降低亏损者的心理抵抗程度,另一个就是宣传,因为暴跌暴涨、爆仓是经常出现的词汇,那么意味着方向对了,就是爆赚。新闻上讲多少人赚多少钱,有明显的诱导嫌疑,会被K,但是说多少人爆仓,却不会,又引起赌性强的人关注,甚至搜索在哪里可以交易买卖,这背后是个生意链条。所以这样的信息时不时能出现在一些媒体的核心位置,有没有付费则就不知道了。

在媒体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就像一些“老师”带着打热点,还不收费,人家凭啥为你服务啊,时间那么宝贵,那背后必然隐藏着其它不可讲的信息,所以就会形成杀猪盘。甚至组局的人先给你打钱,最后高位接盘,损失巨大。

每一份研报,也都是作者精心编制,然后卖给需要的人,一手、二手,免费,如果一出来就是免费,还是在高高的位置,那多半出报告的目的夹带私货,收钱办事。吸引关注。

增持减持信息也是,这本就是个不透明的市场,投资者通过公开的信息去判断捕捉变化,但是公开的信息,尤其是股份制企业的公开信息,是其应尽的义务,是不是还有没有公开的信息?或者不能公开的信息?对于专业的投资者来说,都不好判断,更别说一般普通人了。

资本市场是个暗战无时不在的市场。为什么会有圈子,有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因为有一定信任背书,在做事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固的关系,最后形成的社会的各个阶层,普通人是不可能突破的,除非机缘不错,一步一步向上努力。

每条信息背后的价值,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比如术道有方的文章,过上二三年,再看的时候,依然会有所收获。

学会看信息,理解信息背后作者的意图,是作为职业人群必备的技能,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解读,客观、合理是第一位的。

看完这篇文章,再去看看各种新闻信息,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