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才是真,概念不长久。站在产业端看行业发展与利润(四):健康产业之临床诊疗阶段
特别更正,由于编辑校稿不严谨,最近三期标题排序错误,现更正如下:
不管我们做生意,还是搞投资,甚至是买股票(基于价值成长的中长趋势投资),都要看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循环,在股票市场,基金机构,也要看企业的成长逻辑,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像金融最近一年涨的不错,就是因为估值偏低,利润很好。对于爆炒的概念热点,也是假想市场可以带来巨量的收益,短线资金推动,但落到实处需要很长时间,这样就会导致过分追高的损失惨重。反而不如慢下来,站在产业资本的角度,看看哪些方向值得我们的关注。
这是系列文章,前面我们讲了低空经济,机器人,健康产业的预防保健阶段,今天我们讲健康产业的临床诊疗阶段。
健康产业是刚需,随着年龄增大,健康产业会受到更多的重视,随着科技的进步,健康产业会更科学,更透明,让更多人所接受,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健康产业我们将分三篇,第一篇是预防保健阶段,也就是健康到疾病需要诊疗阶段。第二篇是临床诊疗阶段,就是不得不去看医生,吃药住院了。第三阶段是康复治疗阶段,针对重大疾病人员术后会有漫长的康复治疗恢复阶段,甚至可能伴随终生。
临床诊疗阶段,是我们身体出现问题,自己买药吃不管用了,所以我们才去看医生,甚至住院、手术。
每个人都有拖延症,对于健康也是一样,只要不出问题,还能吃喝拉撒,就认为是正常,谁还没有一点头疼脑热的问题,但是一旦生病,受不住了就需要去看病。中医上讲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说明一旦生病,我们的正常工作生活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一旦进入医院,就意味着巨大的花销,以前去诊所,小病几块十几块钱就搞定,现在进入医院,西医一套检查下来,大几倍就没有了,加上药,上千是基本操作。对于医疗中存在的以药、以各种检查维护医院正常的运转问题,不做评价。这样的矛盾什么时间都会存在,也会一直存在。
在临床诊疗阶段,基本是三大块,医疗机构,比如医院,检测检查设备与耗材,药与医疗器械。按正常的商业逻辑,平台的话语权最强,也就是医院,下来是医疗检查检测设备、耗材,药材与医疗器械。常常有医药代表天天医院上班,帮医院干很多事。当然现在好一些了。
加上医药、设备、耗材、医疗器械,大部分竞争激烈,相互踩价,最终利润微薄,加上集采的影响,生存并不容易。而且新药和新的治疗方法出来,一般人是吃不起用不起来的,比如癌症靶向治疗,几百万的费用让很多患者只能等着死神的降临。这个在西医无解,中医或许还是有些手段和办法的。
所以在这个赛道,具备技术含量的检测、医疗器械、和医院平台,是值得关注的对象。对于药的研发机构,随着患者总量的提高,可以支持研发费用,但是想人利润倍速增长是不太现实的。
对于临床诊疗,门槛高,普通人进入不容易,中医相对门槛低,是具备机会的,但是精就很难。